泄露电缆式报警探测器

2025年4月2日 2点热度 0人点赞

探测器采用双根泄露电缆平行敷设方式,一根发射信号、另一根接收信号,沿埋入电缆周围产生一个看不见的电磁射频场。如果探测场受到入侵者的干扰,系统就会产生报警。

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由探测器主机和两根按设计要求特殊加工的泄漏电缆两部分组成。探测器主机由电源单元、发射电源、接收电源。信号处理单元和检测单元组成 [1]

作为探测单元的泄漏电缆由两根泄漏电缆和与其连接的两根非泄漏电缆组成。非泄漏电缆每根标称长度为10米,泄漏电缆每根标称长度为100米 [1]

发射单元产生高频能量馈入发射泄漏电缆中,并在电缆中传输。当能量沿泄漏电缆传送时,部分能量通过电缆的隙缝漏入空间,在被警戒空间范围内建立电磁场,其中一部分能量被安装在附近的接收泄漏电缆接收,形成收发能量直接耦合。当入侵者进入两根电缆形成的感应区内时,这部分电磁能量受到扰动,引起接收信号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信号经放大处理后被处理单元检测出来,并推动报警指示灯点亮,同时使继电器触点打开,信号输出到控制中心 [1]

探测器主机

工作电压:交流220V

报警输出形式:继电器触点,开路报警

警戒长度:100M

泄漏电缆埋设间距:1.0~1.5米(误差小于5%)泄漏电缆安置深度:3~7cm消耗功率:<15W

环境温度:电缆:-25℃~+70℃,主机:-25℃~+70℃

重量:主机:5Kg,电缆:20Kg

尺寸:主机:280×220×100mm,电缆:Ø10.5mm [1]

首先将泄漏电缆分别与主机收发单元可靠连接,并把电缆固定好,确保电缆与地面均匀接触并且不晃动 [1]

接通交流电源,观察处理单元左下方3个LED(VCC、+12V、-12V)应全亮,否则应立即关闭交流电源,由专业人员检修主机或送修。指示面板上的3个LED发光指示条全亮5秒后,发射指示应亮7~9格;接收指示应亮1~6格;信号指示在开机一分钟后逐渐从亮10格到全灭,此时主机已准备就绪。若泄漏电缆在探测区域内感应到入侵信号,则信号指示点亮格数与入侵信号强度成正比。即无信号时,信号指示为全灭;信号最大时,信号指示亮10格 [1]

灵敏度调节旋钮逆时针转到1位,灵敏度最低;顺时针转到10位,灵敏度最高(容易报警)。报警门限旋钮逆时针转到1位,门限最高;顺时针转到10位,门限值最低(容易报警)。选择适当的报警门限和灵敏度,在警戒防区均匀选择10~15个位置进行步行穿越测试。步行速度应控制在0.3m/s~3m/s之间。当步行穿越泄漏电缆时,信号指示亮格数激增,处理单元CPU判定信号强度高于设定的报警门限时,面板“报警”灯亮,同时报警继电器动作 [1]

对第一个测试点进行测试后应远离泄漏电缆2~3m,当进行下一测试时,间隔时间应不少于3秒。处理单元上的开关K3通常向下拨,当穿越测试信号普遍偏小时,则将K3向上拨 [1]

根据现场地理环境和测试结果,反复调整泄漏电缆间距以及报警门限、灵敏度,在确保各步行测试点穿越泄漏电缆都能产生报警,不穿越则不报警后。步行测试即获成功 [1]

调试结束后将电缆就地按规定埋设。非泄漏电缆允许深埋。15分钟内若不产生报警,则面板3个LED发光指示条全灭,以降低整机功耗。旋动门限旋钮,则LED发光指示条重新点亮 [1]

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是周界安防领域的新起之秀,由于其特点即其它周界产品的弱处所在,其弱处也往往是其它周界产品的长处,从而备受业内注目 [1]

安全隐蔽:通常周界产品为明装,易被入侵者尤其是专业入侵者发现破解。泄漏电缆浅埋地面,入侵者无法发现从而实现有效报警 [1]

随形安装:很多周界产品由于工作原理所限,必须直线直角安装,或依托墙体固物安装,难以满足客户现场的要求。泄漏电缆可按任意形状周界轮廓铺设,方便实用 [1]

全天候工作:由于气象复杂,其它周界产品在暴雨、大雪、狂风、雷电和极端高低温气候下,同样由于工作原理所限无法全天候正常警戒。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因为采用空间探测原理和埋设安装则能轻松胜任全天候的警戒工作 [1]

空间警戒:通常周界产品直线或障碍警戒,入侵者可以通过跃过、钻过或挖坑方式破解。而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采用电磁波空间探测原理,形成地面和地下的无形警戒墙,入侵者无法通过跃过、钻过或地面下挖坑方式通过,实现其它周界产品难以实现的全方位周界警戒 [1]

任何产品有利就有弊,同样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也有其难以克服的弱点,需要因地制宜使用,其主要缺点如下:需要足够的缓冲区域:由于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采用电磁波空间防范的原理,因此在泄漏电缆埋设处需要4-5米的无人区,否则容易误报。而其它周界产品无此限制 [1]

现场安装专业要求高: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综合采用高频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路技术而成,现场安装调试要求一定的技术能力,需要专业厂家把关,一定程度也影响了它的推广使用,初次安装施工必须将2根特种电缆平行埋设 [1]

◆探测率高,对入侵目标反应灵敏。 ◆误报率低,对环境因素变化适应能力强,不受气候影响,可排除小动物的干扰。 ◆安装方式灵活,可适应多种地形特点,既可埋在地下,也可安装在围墙、围栏上。 ◆具有自检功能,当受到破坏时,产生入侵报警和故障报警。 ◆系统性价比高。

由报警处理单元、探测泄露电缆、非探测连接电缆、匹配端子和上位机软件组成。

◆探测目标: 非法人员的入侵; ◆目标速度: 人 0.1-6米/s,车>0.1米/s; ◆探测范围: 从两根泄露电缆中心计算,高0.5米,宽1.5米的圆形区域; ◆探测距离: 单个报警处理单元探测长度不大于100米,不小于20米;可多级联网; ◆透墙能力: 具有探测墙外运动目标的能力; ◆适用环境: 能在各种气候和地形条件下应用; ◆电缆布设方式: 双根平行布设; ◆报警输出: RS485或继电器触点输出; ◆供电: 交流36V; ◆功耗: 8瓦。

系统设备可埋入地下或架设在墙上,埋入地下一般使用时,泄露电缆埋地深度为5~20cm,特殊用途时,需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两根泄露电缆间距为0.7米~1.5米(此距离下防护效果最佳,特殊要求视具体情况而定)。架设于墙上时可紧贴墙壁架设或离墙(即悬空)架设,但无论哪种架设方式都要求电缆固定良好,不能因刮风等原因而引起晃动。报警处理单元可视情况安装在地面上或埋入地下。

维护人员应定期在探测设备周围进行活动测试,测试泄露报警设备是否报警,如不报警则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本设备为专用设备,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不要自行拆装修理。设备交付使用后,质保期一年半。

泄露电缆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同轴电缆,与普通的同轴电缆不同的是,泄露电缆在其外导体上沿长度方向周期性地开有一定形状的槽孔,所以又称为开槽电缆。电缆内部传输的一部分高频电磁能可以由这些槽孔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部辐射,同时又可以通过槽孔接收外部的电磁波,加上同轴电缆原有的传输性能,可以说,泄露同轴电缆兼有传输线和收、发天线的功能。

利用泄露电缆作为传感器组成的周界探测报警系统由两根平行埋在周界地下的泄露电缆和发射机、接收机组成。一根泄露电缆与发射机相连,向外发射能量。另一根泄露电缆与接收机相连,用来接收能量。发射机发射的高频电磁能经发射电缆向外发射,一部分能量耦合到接收电缆,收发电缆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椭圆形的电磁场的探测区。

两根电缆之间的电磁能的电磁耦合对扰动非常敏感。当有人进入此探测区时,会干扰这个耦合场,使接收电缆收到的电磁能量发生变化。通过信号处理电路提取这个变化量、变化率和持续时间等,就可通过电子电路触发报警。在国外生产的这类报警器中,是将电缆收到的信号数字化,在无探测目标时,可得到一个方形曲线存储在存储器中,当有人侵入时,又增加多个部分由入侵者反射到接收电缆的反射波,从而产生干扰的曲线。通过与原存储曲线比较后即可探测到入侵者的闯入行为。另外可以对接收泄露电缆接收到的返回脉冲信号进行检测,通过对发射与接收脉冲信号的持续时间、周期和振幅进行严格的对比,就可以探测到电磁场内的细微变化,甚至能准确指出入侵者的位置。如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周界的轮廓图,并利用其上的闪动光标来指示入侵者的入侵位置。

泄露电缆是一种隐蔽式的周界探测传感系统,一般埋在地下或装入墙内,因此不会影响现场的外观而且又属于无形探测场,入侵者是无法察觉探测系统的存在,所以就无法避开或破坏系统。电缆可环绕任意形状的境界区域,不受地形和地面平坦度等因素的影响,其探测灵敏度也不受环境温度、湿度、风雨烟尘等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是十分理想的周界探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