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索尼垄断,郭明錤曝iPhone 18要用三星传感器

2025年4月2日 2点热度 0人点赞

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苹果iPhone 18系列将会配备三星的CMOS图像传感器(CIS),届时索尼的垄断地位将会被打破。

据悉,三星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来为苹果提供服务,从2026年开始,三星将为苹果出货4800万像素1/2.6英寸超广角影像传感器,打破长期以来索尼独供的局面。

有观点认为,作为产业链上的头号大厂,苹果在全球指定近千家供应商完成零部件的生产任务,供应商名单会不时更迭。

苹果管理供应链有一个很常用的招数,就是习惯为每类零部件配置2个供应商,一方面可以使供应商互相制衡,另一方面可以拿到更优的价格。

这次苹果引入三星传感器,一方面会优化成本,另一方面会对索尼的市场地位造成影响。

而且三星相机表现也不差,毕竟自家的Galaxy S系列高端手机都是用的三星传感器,拍摄表现也处在第一梯队水平。

激烈的CIS竞争

2021年,三星的CIS市场份额为29%,索尼为46%;2022年,索尼为42%,三星19%,排在第三位的豪威(Omnivision)约为13%;2023年,索尼继续稳坐第一的位置,三星和豪威依然保持原位。

据TechInsights统计,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CIS市场规模略有增长,总收入超过140亿美元,其中,索尼市场份额占55%,三星份额不足25%,豪威位居第三。

索尼的领导地位,得益于高端智能手机需求,该公司凭借相对大画幅CIS产品组合主导了供应链。同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特别是中低端的疲软,影响到了豪威和格科微的CIS订单。 

不过,索尼有一个隐患,那就是对苹果的依赖度很高。

据Techlnsights分析,索尼半导体在日本长崎工厂生产了iPhone15系列手机相机中使用的先进CIS。苹果在iPhone 15和iPhone 15 Pro的后置广角摄像头上采用了索尼的4800万像素CIS,推升了索尼在4800像素以上高分辨率的细分市场份额。此外,苹果还在iPhone 15 Pro Max的潜望式长焦镜头中采用了索尼新的1200万像素产品IMX913。 

据统计,索尼55%的智能手机CIS收入来自苹果,同样,苹果对索尼的依赖度也比较高。正因为如此,苹果正在与三星协调,希望能够对索尼的CIS进行一定规模的替换。

据悉,将于今年秋季推出的iPhone 16将使用三星采用三晶圆堆叠设计的CIS,三片晶圆分别包含不同的元件:光电二极管、晶体管和模拟数字转换器。CIS 中需要一个光电二极管和4个晶体管配合使用,其中,光电二极管负责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而4个晶体管分别负责传输、放大、读取和擦除这些电信号。

三晶圆堆叠设计可使不同晶圆层之间实现电互连,与传统双层堆叠相比,晶圆级的三维集成技术能同时提升传输速度,降低延时,带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这种设计,可以使苹果在实现更高像素密度(缩小像素尺寸)的同时,通过减少干扰来降低噪声。

由于这种堆叠技术不需要信号传输凸点,而是通过铜垫直接进行连接,使得CIS可以变得更小。不过,这种技术需要非常高的精度,目前,可能只有索尼和三星能够为苹果提供这一技术产品。

除了国际大厂,中国本土CIS企业也在向索尼、三星看齐,争取获得更多中高端产品订单。

豪威、格科微、思特威等中国厂商不断研发高端CIS产品,以缩小与索尼、三星的差距,目前,正在中端市场主打性价比,在安卓手机、安防和车载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豪威的OV50H传感器已经在国内大部分智能手机的高端旗舰主摄中商用,产品线已基本覆盖荣耀中高端系列机型。2023年,思特威推出数款用于旗舰机主摄、包括长焦和广角的辅摄系列高端CIS产品。2023年,格科微手机CIS的收入为22.42亿元,3200万像素产品采用了单芯片集成工艺,显著提高了晶圆面积利用率,并可兼容1/3.1英寸的摄像头模组尺寸,满足5G手机紧凑的ID设计要求。

未来,智能手机CIS的升级方向将聚焦在结构设计优化上,通过改进感光元件的结构和材料,进一步提升感光元件的性能,以及优化和升级影像处理算法,通过AI算法突破硬件限制,进一步提升图像的清晰度、动态范围,并减少噪点,提高成像质量。